当前位置: 首页 » 知识产权 » 正文

人工智能“六小龙”缘何生在杭州?

发布时间:2025-02-23 18:42:40

人工智能“六小龙”缘何生在杭州?

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表演二人转“秀肌肉”,深度求索(DeepSeek)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重大突破……近期,以宇树科技和深度求索为代表的“杭州六小龙”成功“出圈”,备受关注。

  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强不强,知识产权是重要因素;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不好,知识产权保护是关键指标。浙江省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异军突起背后的“创新发展密码”是什么?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。

  一是以精准的知识产权战略,抢占产业制高点。纵观杭州的创新主体、产业联盟、政府部门、司法机构,大多从三方面发力,为产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战略支撑:一是积极强化知识产权精准布局,助力企业构筑技术“护城河”和市场优势。宇树科技采取“全球布局+全链条覆盖”策略,抢占机器人技术制高点,全球专利授权量突破200件,发明专利占比超40%;DeepSeek采取“知识产权保护+开源创新”策略,开源其核心技术,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。二是构建政府战略实施保障体系,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。杭州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,推动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领域专利授权。此外,杭州鼓励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联合体组建共享专利池、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等,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撑保障。三是完善司法保护高效响应机制。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机制创新,缩短人工智能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,致力破解人工智能技术纠纷审理难题。

  二是积极建设新型基础设施集群,支撑产业集聚。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迭代高度依赖数据资源与算力的支撑。杭州数据资源与算力基础设施全国领先,奠定了人工智能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石。杭州率先构建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,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显示,截至2月18日,累计开放数据达143亿余条,覆盖教育文化、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,企业可调用脱敏数据。杭州积极打造先进算力设施集群,杭州之江实验室智能计算数字反应堆“之江瑶光”,协同整合“之江天目”异构智能计算机等国内新型计算集群,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租赁服务。杭州致力构建全链产业生态矩阵,目前,杭州拥有人工智能产业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供应链,除了阿里巴巴和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外,还有很多聚焦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上下游创新公司。横向的资源共享和纵向的产业链协同,保障了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,DeepSeek的成功也离不开杭州“芯片设计—算力集群—场景落地”完整产业链。

  三是通过科教人才融合驱动,激活产业创新的核心动能。杭州凭借浙江大学等高校输送人才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,阿里云、“杭州六小龙”等企业搭建创新平台,多方协同发力,培养人工智能人才,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良性循环。杭州利用丰富的科教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,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;积极构建“创新雨林”生态,通过建设之江实验室、西湖大学、阿里云等“创新蜂巢”,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基石;通过首套房补贴、百万级创业保险等人才政策支持,以及优良的人居环境、创新生态,吸引优秀人才。此外,当地许多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和自由创新空间,例如,DeepSeek的管理方式以去中心化、平等化为核心,研究人员可以自主选择项目、组建团队。

  四是打造优质创新生态系统,为产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。杭州持续健全完善创新政策保障体系,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,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。多年来,杭州持续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推动其迭代升级,推出“产业基金”“创新券”等系列政策,加上活跃的民间资本,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。

  综上,笔者认为,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为我们带来了四点启示。

  一是应锚定优势产业精耕细作,在抓好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,选取1个至2个未来产业深耕,避免同质化竞争,同时,注重人工智能技术赋能、注重龙头企业培育、注重健全产业链条。

  二是构筑开放生态聚智汇力,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衔接,支持高校、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通过税收优惠、场地补贴等政策,降低初创企业成本;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,提供“科研经费+生活补贴+住房保障”组合政策;加快开源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开源生态,借力用力。

  三是夯实数字“基建”,双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在硬件层面加强算力支撑,布局智能计算中心与边缘节点;在软件层面健全数据要素市场,构建确权登记、流通交易、安全防护制度体系,注重“人工智能+”,筑牢未来产业发展基础。

 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布局,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在政府、产业园区、企业等不同主体有效实施,强化知识产权创造、保护、运用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,建立重点产业专利预警机制,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,发展知识产权金融,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。(龚跃鹏 孟彦娟 杨晶)

议论风生

为躬身创新创业者喝彩

  若论今年春节以来引爆舆论场的两个议题,非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下称《哪吒2》)和深度求索(DeepSeek)莫属。前者不断打破全国电影、全球电影多项纪录,引发现象级传播;后者则从国外火回国内,春节后更是接入多地政务系统、国企和互联网大厂,成为全民人工智能(AI)的“燃爆者”。而他们都是企业创新创业者,无论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文化领域,他们取得的成绩,正是创新带来的正回馈。他们不是“国家队”,也不依赖原有路径,躬身于“高密度”创新,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,他们用实力赢得了市场的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接纳与喜爱。

  《哪吒2》在故事叙事、动画形象、视觉特效、制作模式甚至制作技术上脚踏实地的创作和创新,让大众感受到电影的满满诚意;DeepSeek在架构、训练范式、开源生态等方面的另辟蹊径,实现训练效果提升和资源占用下降,达到了真正的“降本增效”,为AI大规模使用带来可能。不仅如此,2024年,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横空出世,让世界感叹于中国游戏的先进技术和精致做工;小米汽车自研电机、自动驾驶、整车组装等技术,助力其产品在中高端纯电乘用车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……近年来,我国不少企业的创新,迎来集中爆发——不依赖原有创新路径,不禁锢在旧有创新框架之下,以产出最优质、最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为目标,躬身于创新创业实践。

  创新成果值得被珍惜,更需要被保护。值得欣慰的是,我国企业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增强。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通过不断研发,致力提升机器人的理解、规划、自主学习决策能力,以及具身运控和具身操作等,提交40余件国内外专利申请,其研发的“天工”机器人实现了室外连续攀爬134级阶梯;DeepSeek在开源的同时,也在提升大模型训练效率、增强分布式训练框架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专利布局;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商标注册、著作权登记等方面的努力,成为游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本;截至去年11月底,小米汽车已拥有授权专利900余件,随着技术研发的不断推进,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……我们看到,保护创新、保护知识产权的优良营商环境正反哺创新本身,让创新者更加坚定地前行。

  我们赞美创新,是因为企业持续发展之基、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。我们为躬身创新创业者喝彩,因为他们的成绩让更多创新创业者看到,真正的创新者终能“吹尽狂沙始到金”,创造出高质量知识产权,在市场中发出熠熠光彩。